昨天,為期5天的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和第十五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開幕。來自國內外的2500多家展商齊聚,現場展出了全球最新出版的圖書30多萬種。國內知名作家的輪番亮相,成為現場最大亮點。
名作家攜手見證作家館開館
中國作家館昨天正式開館,作家館每年都是圖書博覽會的重頭,今年聲勢更大。鐵凝、賈平凹、阿來、蘇童、張悅然、喬葉等知名作家悉數到場助威。
隨著作家館的開館,一套《精典名家小說文庫》也登場亮相,這是由北京精典博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策劃、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首批面世的十部作品包括賈平凹、阿來、蘇童、王躍文、喬葉、張悅然、徐則臣等人的中篇小說作品。接下來,將陸續出版共計百位當代前沿作家的中篇小說。
出這套書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的主意,“新時期文學以來,中篇小說在公眾中的影響力還不夠,如果將其集中在一起,會對讀者有別樣的吸引。”他認為,作為中篇小說主要發表陣地的文學期刊的影響力在逐漸降低,如果出版界、作者、批評家合作,做個歸納、整理,是非常值得的。
蘇童則坦言,一部中國當代文學,很大一部分環節是中篇小說史。“這些年,中篇小說沒有出現《沒有紐扣的紅襯衫》《人到中年》這類作品,但卻是文學刊物巨大的需求。”蘇童感嘆,中篇小說其實很偉大,不僅是出版史上的意義,也有文學史上的意義。出這樣一套書,是一種懷念、一種挽留。
莫言與國外翻譯家相談甚歡
在浙江文藝出版社主辦的莫言作品國際傳播沙龍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與阿爾巴尼亞翻譯家伊里亞茲·斯巴修,緬甸翻譯家杜光民,保加利亞翻譯家韓裴,以色列漢學家、翻譯家科比·李雅各等人,以莫言作品的國際傳播為中心,共同探討了中國文學在創作、傳播上如何面對全球化時代。這樣的場面,難得一見。
莫言一上來就說,他的文學閱讀和寫作深受國外文學作品影響,“但只要我們的作品被翻譯家不斷翻譯出去,也總會有國外作家、年輕人,因為閱讀我們的作品而受到啟發。”他相信,這樣的情形早晚會出現。
不過,翻譯家們認為翻譯莫言的作品并非易事。阿爾巴尼亞翻譯家伊里亞茲·斯巴修說,翻譯《紅高粱家族》,甚至比翻譯《蛙》難度高很多,“大家知道,莫言先生在描寫方面非常突出,非常漂亮,所以我在翻譯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盡管如此,他還想繼續這樣的挑戰,下一個難題正是翻譯莫言的《生死疲勞》。
翻譯家們更表達了對莫言作品的喜愛。以色列漢學家、翻譯家科比·李雅各說,他的妻子懂漢語,她懷孕時首先看到了《蛙》,一邊看書,一邊胎兒也跟著動了。這奇妙的一刻,讓他決定要翻譯這本書,結果剛一翻譯,他的牙齒也有了反應,“如果一個作家的作品,讓人的身體有反應,就說明他的描述能力非常好。”
莫言一邊盛贊翻譯家們的漢語水平非常高,一邊發出盛情邀請,“我有一個夢想,將來把翻譯過我作品的翻譯家都請到我的老家山東高密去。”翻譯家們個個喜笑顏開,他們說期待這一天,去高密喝高粱酒、吃高粱米飯。
賈平凹小說英文版全球同步發
昨天,亞馬遜還宣布在其全球14大站點同步首發賈平凹先生的小說《高興》英文版《Happy Dreams》,并以紙質書和電子書同步發行的方式,第一時間將該書介紹給遍及183個國家和地區的亞馬遜讀者。
《高興》為賈平凹歷時三年的心血之作。賈平凹回憶,創作期間曾六易其稿。這本于2007年出版的小說,描寫了一個名叫劉高興的陜北農民工進城打工的故事,為讀者呈現了生活的五味雜陳。亞馬遜跨文化出版事業部主導完成《高興》英文版的翻譯工作。相關負責人稱,這也是亞馬遜第一次為華人作家的作品英文版舉辦全球性的首發活動,該書也是今年唯一一本入選Kindle First項目的中國文學作品。
為響應文化“‘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出版合作”這一主題,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亞馬遜還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計劃進一步豐富亞馬遜美國網站的Kindle中文電子書及介紹中國文化的相關電子書,在2017年全新上線來自200多家國內出版機構的3萬多本Kindle電子書。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閱讀中國區總經理艾博儒說:“我們非常榮幸能將中國文壇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當代作家之一賈平凹先生的《高興》英文版帶給全世界讀者。我們也希望通過亞馬遜的不斷投入,讓越來越多的海外讀者接觸到更多優秀的中國文學作品。”
杭州中譯翻譯有限公司客戶服務熱線:0571-88272987 | 杭州中譯翻譯有限公司服務質量監督/投訴郵箱:122137685@qq.com